信息公开(校办)
 网站首页 | 学校概况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信息公开 | 服务指南 | 校长信箱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正文
天城大科普基地迎来了320余名朝气蓬勃的小访客
2025-11-13 12:39  

赓续匠心薪火

共育时代新人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学校

走进天城大开展思政科普研学活动

近日,学校城市建设技术科普基地迎来了一批朝气蓬勃的小访客——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学校320余名四年级学生。他们带着对城市建造的好奇与对科学探索的渴望,开启了一场"解码建筑智慧,厚植思政情怀"的研学之旅


第一站 走进建筑世界,读懂"匠心"里的思政课

刚踏入科普基地,孩子们的目光便被错落摆放的建筑模型和动态演示的互动装置深深吸引。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大家率先走进装配式建筑展厅,开启对建筑"工业化密码"的探索之旅。

“同学们看,这些预制墙板就像‘乐高积木’,在工厂精准生产后,运到工地就能快速组装!”基地杜老师一边在沙盘上演示装配式构件的生产流程,一边结合实例讲解。“过去工人师傅手工砌筑,不仅辛苦还容易有误差,而装配式建筑用科技代替人工,既保证了质量,又降低了安全风险——这就是工匠精神里的精益求精。”孩子们听得入神,纷纷戴上VR设备体验虚拟建造。当看到自己亲手搭建的楼房在屏幕上拔地而起时,他们兴奋地互相分享:“原来盖房子可以这么智能。”

随后,建筑消防与给排水展厅里的体验让孩子们直呼实用。基地付老师手持灭火器,详细讲解火灾预防、报警流程与逃生技巧,还邀请学生上台模拟操作:“遇到火灾不要慌,记住‘提、拔、握、压’四步,更要记得‘安全第一’是所有建设的前提。”从火灾的六种分类到四个发展阶段,知识讲解中融入了安全责任意识,让孩子们认识了各种消防器具、消防设施,懂得既要建设好城市,更要守护好城市。

绿色建筑与智慧工地展厅,罗老师的讲解则打开了孩子们对未来城市的想象。屋顶光伏板、雨水回收系统、扬尘实时监测仪……一个个智慧设备让孩子们认识到:“原来建筑不只是盖房子,还要保护地球!”老师顺势引导:“现在国家提倡可持续发展,未来的城市建设者不仅要懂技术,更要心怀绿色责任。”智慧工地沙盘上,塔机监控、升降机预警等系统的演示,更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到科技让建造更安全、更高效,悄悄在心里立下要做有担当的工程师的小目标。


第二站 对话古今桥梁,感悟“创新”中的家国情

“为什么赵州桥历经千年还能使用?港珠澳大桥又凭什么能‘跨越伶仃洋’?”随着《神奇的桥梁世界——从赵州桥到现代跨海大桥》科普报告的开场,研学活动迎来高潮。

报告中,基地老师以动画演示桥梁力学原理,用故事串联古今:从隋代工匠李春设计赵州桥时的巧思,到现代工程师建造港珠澳大桥时的攻坚克难,一个个案例不仅讲解了桥梁知识,更传递出中国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原来斜拉桥的绳索像‘大力士’,每一根都有自己的作用!”当看到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视频时,孩子们自发鼓起掌来,眼神里满是自豪。“这就是我们国家的科技实力!”一名学生忍不住和同伴分享。这份家国情怀的萌芽,正是思政教育一体化想要传递的核心力量。

报告结束后,桥梁设计师实践环节正式启动。孩子们分组围坐,手持斜拉桥模型构件,从解读图纸到拼接零件,时而为如何固定桥塔争论,时而为成功安装绳索击掌。短短40分钟,一座座迷你斜拉桥在课桌上“挺立”。孩子们捧着自己的作品,脸上满是成就感:“我要给家乡建一座最安全的桥!”稚嫩的话语里,藏着对未来的憧憬,更藏着建设祖国的初心。


第三站 以科普为媒,搭起大中小学思政教育“连心桥”

上午12时许,研学活动在孩子们的恋恋不舍中落幕。返程大巴上,不少学生仍捧着实践手册记录心得,有的画下自己喜欢的建筑模型,有的写下未来工程师计划,还有的围着老师追问“下次还能来吗?”


“这次研学不是简单的参观,而是把思政课搬进了科普基地。未来我们会继续优化科普内容,开发更多融合思政元素的研学课程,让更多孩子在科技熏陶中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我校城市建设技术科普基地负责人表示。一直以来,学校始终将“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作为重要工作,依托科普基地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就是希望通过看得见、摸得着、能互动的形式,让青少年从小了解城市建设、感悟工匠精神,培养科技报国、建设家乡的责任感。


天津城建大学工程实训中心(城市建设技术科普基地)自2016年成立以来,始终秉承“依托行业,强化特色,质量为本,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不仅建成了涵盖建筑、结构、智能建造等领域的实训链条,更将思政教育与科普工作深度融合。2022年获批天津市科普基地后,基地已累计接待中小学生超万人次,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方式,持续为青少年科普教育与思政教育搭建平台,真正实现“以匠心育童心,以科技点亮未来”。


此次活动是我校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深化科普育人功能的生动实践。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互动式学习"的创新模式,让孩子们在触摸科技的同时感悟工匠精神,在心中种下“爱科学、学科学、建家乡”的种子。未来,学校将继续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紧密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和时代新人培养要求,进一步深耕“大思政课”实践育人沃土,持续开发更多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于一体的精品研学课程,不断拓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广度与深度,努力将科普基地打造成为激发科学梦想、涵养人文素养、坚定文化自信的坚实平台,共同书写好教育强国建设的时代答卷。


Copyright 2014  信息公开网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津静路26号 邮编:300384  联系我们:xxgk@tc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