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4日,校党委副书记王罡,组织部部长沙荔,校工会常务副主席马中记及建筑学院、材料学院相关负责同志一行赴我校帮扶的新一轮经济薄弱村宝坻区王卜庄镇,出席该镇举办的农民丰收节文艺汇演暨农产品订购签约仪式。我校干部师生与宝坻区委副书记李喜军,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刘光斌,中国建设银行天津市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石毅超,当地干部群众齐聚一堂,共庆丰收喜悦,共绘振兴蓝图。

校地联动
党建引领深化合作,协议签署锚定未来

此次活动不仅是丰收的庆典,更是校地合作迈向深入的里程碑。在与会领导的共同见证下,我校建筑学院党委书记杨振舰、材料学院党委书记刘瑞江与王卜庄镇党委书记王连海共同签署了《党建共建协议》,标志着三方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合作进入新阶段。

丰收节舞台上,我校学子表演的扇舞《粉墨花旦》韵味十足,将传统艺术的雅韵带到丰收的田野,现代舞《青春舞曲》活力四射,展现了青年学子的蓬勃朝气。精彩的演出赢得了阵阵掌声,也将校地之间的深情厚谊融汇于每一个音符与舞步之中。参与演出的学生纷纷表示,通过这次活动,他们不仅感受到了浓厚的乡土风情,也在现场活动中深化了对乡村振兴的理解。

丰收现场
乡土风情与高校智慧的交融共鸣
步入活动现场,我校帮扶展位前涌动的科技浪潮与富有宝坻特色的农产品相映成趣。建筑学院展示了3D打印的“辣宝”模型、激光雕刻制作的红色建筑拼插模型、“辣宝”钥匙扣等创意作品;来自大学生创业大赛作品的“三辣IP点亮集市,数字手段助力乡村振兴”“梯”升幸福、装配式农宅及文旅模块设计等展示方案,将专业智慧与乡土需求深度融合,吸引了众多村民驻足体验。

王罡一行与宝坻区、中国建设银行天津市分行等有关领导深入各展区,与展位师生群众深入交流,对校地企三方协同助力乡村振兴的阶段性成果给予充分肯定。
育人兴乡
“大教育”视角下的乡村振兴城建路径
我校自2024年与王卜庄镇东蛤窝村、东孟庄村结对帮扶以来,一直致力于构建“高校-乡村融合发展共同体”。学校始终秉持“育才兴乡 双向赋能”的“大教育”理念,突破传统单向帮扶模式,开创了一条将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度融合的新路。

在实践中,学校将王卜庄镇的真实需求转化为具体的育人课题与专业实践。建筑学院师生将集贸市场改造、闲置旧房活化、林地景观优化等作为“真题”纳入课程设计与毕业创作;材料学院依托天津市陶艺文化传承与制作科普基地,面向乡村儿童开展“泥土中的科学”研学实践;艺术学院团队为百年老字号“饶记香油”打造全新品牌形象;驻村第一书记牵线搭桥,推动科普下乡、文化下乡、技能培训,将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直接输送到田间地头。在为共同目标努力工作的过程中,学校与地方建立起深厚的情谊。这一系列探索的核心在于构建“大教育”生态,不仅追求乡村面貌的改善,更致力于在这片广阔的天地中,培养知农爱农、心怀家国、能力过硬的新型人才,实现“在服务中育人,在育人中贡献”的良性循环。
活动的圆满举办不仅集中展示了王卜庄镇乡村振兴的阶段性成果,也见证了我校“大教育”赋能驻村帮扶工作模式的实践成效。未来,随着校地企三方的持续深耕,这条以智力赋能产业、以实践淬炼人才的特色之路必将越走越宽,为描绘“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壮丽画卷,注入更多天城大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