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天津电视台报道天城大志愿者助力天津市盲人协会在滨海科技馆举办的“拥抱科技触见未来”主题活动。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高燕、“一马当先”志愿服务团队教师代表及学生志愿者参加。志愿者们以专业服务和温暖陪伴,帮助百余名视障人士打破感官界限,沉浸式体验科技魅力,成为连接视障群体与科技世界的重要桥梁。


活动当天清晨,天城大志愿者服务队的师生们早早来到各个接站口等候视障朋友们的到来。志愿者们主动迎上前,以温和的语调进行自我介绍,伸出手臂提供支撑。一句“您放心,今天我全程陪您逛科技馆”的暖心承诺,不仅迅速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也有效缓解了视障朋友初到陌生环境的不安与紧张。



在科技探索环节,志愿者们化身“科技向导”,配合馆内讲解老师提供细致服务。在力学展区,志愿者们引导视障朋友触摸不同形状的构件,用通俗的语言解释力的传递原理,让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可感知;在声学展台,队员们协助调整设备音量,帮助视障朋友精准捕捉声波振动的细微差异,感受“声音的形状”;面对航天模型,队员们一边辅助触摸,一边结合讲解老师的描述,补充模型细节,让视障朋友在脑海中构建出火箭的完整形象。

当视障朋友体验电磁秋千、不同星球提重物等互动设施时,队员们全程守护在侧。他们耐心讲解设备操作方法,手把手指导操作步骤,及时告知注意事项,确保每位视障朋友都能安全、顺利地完成体验。视障人士刘阿姨在体验后感动地说:“多亏了这些志愿者,他们比家人还细心,让我不仅摸到了科技,还‘看懂’了科技。”
活动接近尾声时,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还与视障朋友亲切交流,倾听他们的感受与需求,为后续类似的志愿服务积累经验。
天津市盲人协会主席王慧表示,志愿服务队的付出为活动增添了重要力量。正是有了这些志愿者的全程陪伴,视障朋友们才能更安心、更深入地感受科技魅力。他们用行动搭建起视障群体与科技、社会连接的桥梁,让大家在体验中收获知识,更重塑了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

此次活动中,我校志愿者以暖心、贴心的服务,展现了天城大师生的责任与担当。未来,服务队将继续以《志愿天津》课程为依托,培养专业化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带领学生参与更多助残志愿活动,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让志愿微光照亮更多残障朋友的追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