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校办)
 网站首页 | 学校概况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信息公开 | 服务指南 | 校长信箱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正文
我校地质与测绘学院与静海区人民检察院开展专题研讨 共探遥感技术助力公益诉讼新路径
2025-10-13 22:06  

近日,静海区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左军副检察长孙学兵第五检察部主任孙颖检务保障部副主任尚以强一行与我校地质与测绘学院围绕“遥感技术在公益诉讼中的应用”开展专题交流研讨。我校地测学院院长汪东川副院长陈培奇以及相关专业教师团队参会。双方就技术需求对接、合作模式构建等内容进行深入研讨,共商技术服务司法的实践方案。


左军代表静海区检察院介绍公益诉讼工作背景,详细阐述了当前静海区检察院在生态环境保护、耕地保护、水资源治理等领域的公益诉讼办案布局与成效。他表示最高人民检察院正大力推进遥感技术在公益诉讼领域的应用部署,基层检察机关作为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亟需突破“案件线索发现效率低”“证据固定专业性不足”“损害范围量化难”等技术瓶颈,此次来访的核心目的便是对接高校技术资源,为破解实践痛点寻求专业支撑。


汪东川代表地测学院作“遥感技术在公益诉讼中的应用”专题汇报,详细演示了遥感技术如何破解公益诉讼中的“三大难题”:即通过高分辨率影像精准识别违法占地、污染排放等线索,解决“看不见”的问题;依托多源数据融合分析,量化损害范围与程度,破解“测不准”的困境;利用历史遥感数据,实现案件全流程数据溯源,攻克“难量化”的瓶颈。


双方就技术落地进行了深入研讨。针对不同类型公益诉讼案件(如生态污染、耕地破坏)的遥感数据选型、监测指标设定等问题,我校地测学院专业团队均给出了针对性建议,并与静海区人民检察院初步达成“技术支撑+实践共建”的合作共识。未来,我校地测学院将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为检察机关提供三方面支持:一是定制遥感技术培训课程,帮助办案人员掌握基础数据解读、监测报告应用等技能;二是共建遥感平台,为检察院提供数据处理、影像解译等技术服务;三是联合开展案例实践,以实际公益诉讼案件为样本,共同探索遥感技术的标准化应用流程,形成可推广的“技术+司法”合作模式。


据悉,遥感技术在公益诉讼中应用前景广阔。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构建“空天地”一体化体系,可实现大范围监测、精准取证和动态评估。我校地测学院长期深耕遥感监测、空间分析、生态环境评估等方向,已形成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多光谱数据反演、时空动态监测等核心技术体系,先后为区域生态保护、土地资源管理等工作提供专业技术支撑。


此次与静海区人民检察院的交流,是学校践行“产学研用融合”理念、服务地方司法需求的重要举措。未来,学校将持续聚焦遥感技术在公共利益保护领域的应用研究,通过与检察机关的深度合作,推动遥感技术与司法实践融合,破解公益诉讼办案中的技术难题,推动学术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司法保障能力,为守护区域生态环境、保障资源合理利用贡献高校智慧与力量。

Copyright 2014  信息公开网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津静路26号 邮编:300384  联系我们:xxgk@tc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