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在天津圆满落幕,我校上合峰会保障专班以饱满的热情、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精湛的专业能力积极投入峰会服务,高标准、高质量完成相关任务,全方位展现了我校教师队伍扎实过硬的综合素养以及天城大人的责任与担当,获得了来访外宾及有关部委的高度评价。

凝心聚力
筑牢全流程组织体系保障

自接到上合峰会专项活动筹备工作任务以来,学校高度重视,由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杨静牵头组建学校外事工作专班,选派8人参与上合峰会外宾接待及翻译等外事保障工作。专班多次召开校内动员部署会,不断完善工作方案,细化任务分工,强化协调联动,优化服务保障。外宾接待组、翻译组相关人员按要求参加相关部门组织的专题培训、配套活动、工作部署会、全要素演练等活动20余场,为做好会议筹备相关服务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峰会期间,学校外事工作专班与区属保障专班共同组建指挥部,围绕外宾“抵津-入住-活动-离津”全流程,制定塔吉克斯坦元首团组接待总体方案及服务保障手册。多次召开现场指挥部会议,推动解决各类现场问题,为顺利完成此次峰会的服务保障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联络协调
搭建高校顺畅的沟通桥梁

我校外宾接待组肩负上合峰会期间塔吉克斯坦团组的接待联络服务保障任务。国际交流处处长王黎在完成“2025中国—上海合作组织人工智能合作论坛”、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外长理事会会议等前期配套活动中的重要外宾团组联络工作后,作为此次峰会塔吉克斯坦团组天津方面的主要联络人,全程负责塔团的服务保障工作,受到了外方代表团、中外方大使以及外交部联络员团队的高度评价和感谢。

国际交流处交流派出科科长高杰在峰会期间配合完成塔团的联络工作,参与制定完善代表团接待方案及服务保障手册,全程参与多轮演练与培训,面对外方提问能够第一时间响应,展现了良好的职业素养与综合能力。

国际交流处专家项目科科长张彤瑶在峰会期间担任指挥部助理,配合指挥长完成塔吉克斯坦元首团组相关服务保障工作,前期通过拟定演练手册以及服务保障手册,不断完善接待流程与细节,协助筹备指挥部与酒店服务团队及区属地工作人员调度会、碰头会等,受到了外宾的一致好评。
精准翻译
担当专业热忱的文化使者

我校翻译组主要承担峰会期间随团医疗组与酒店服务领域的翻译及参访点位讲解翻译工作。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系主任朱姗作为我校峰会翻译保障专班的组长,负责为阿塞拜疆、马尔代夫及部分国际组织团组提供医疗保障协助交替传译服务,为中外方医疗团队就相关急救问题的交流探讨提供语言帮助。她把语言专业优势转化为服务社会的能力,在国际交流中为展现天津开放、热情的城市形象贡献力量。

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工党支部书记姚秀娟在峰会期间负责为缅甸、尼泊尔等团组提供翻译保障服务。通过此次活动,她更加深刻理解新时代外语教师的使命与担当,表示将把参与这次峰会积累的宝贵经验运用到日常的教学和工作之中,为更好传递中国声音、讲述天津故事贡献力量。

外国语学院大学英语教学一部教工党支部书记侯海丽在峰会期间主要负责亚信秘书长一行在意风区、钟书阁和庆王府的参访翻译工作。服务参访过程中,她积极发挥专业特长,以高质量翻译服务帮助外宾更好地了解中国、了解天津,让参访外宾对我国建筑艺术和雕刻工艺有了更深的了解。

外国语学院翻译系教师张靖悦在峰会期间负责天津博物馆、古文化街等参访点位的讲解翻译工作。她在讲解前认真阅读点位翻译文件,并进行多次实地走访,为讲解工作做足准备。她生动讲解天津历史文化,充分展示了翻译服务的专业性。
总结复盘
助力学校教育国际化提质增效
9月10日,学校召开上合峰会保障专班总结复盘会,杨静出席,我校上合峰会保障专班全体成员参加会议。

会议全面复盘了峰会保障期间的工作经验,专班成员分享各自的实践点滴与感悟,充分凝聚了团队共识,为未来更高标准、更优质量的外事服务保障工作夯实了基础。

杨静向全体参与上合峰会服务保障工作的教师表示衷心感谢。她强调,要以完成此次高规格外事任务为契机,系统提升学校外事工作的全局谋划与专业执行能力,加快建成一支“懂文化、通外事、会传播”的高水平外事人才队伍。要推动将实战经验有效转化为学科发展与教育教学的创新资源,把典型案例和真实问题融入课程与实训,强化“外语+专业”融合培养,提升学生跨文化沟通与实践应用能力。要全面总结本次任务中的协作机制与担当精神,持续放大峰会溢出效应,主动服务国家外事大局,讲好中国故事、天津故事和天城大故事。
此次我校圆满完成上合峰会相关工作,不仅充分展现了学校外事干部队伍建设的成效,还体现了学校不断推进国际交流,提质扩容“国际朋友圈”的国际化视野。今后,学校将聚焦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坚持特色发展,持续提升外事接待能力,不断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深入实施国际化人才“引进来”战略,鼓励师生“走出去”,不断创新外事工作思路,完善国际化工作机制,努力构建学校更全方位、更宽领域、更多层次、更加主动的教育对外开放工作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