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学校聚焦“学科交叉”主题,先后举办“多能域智能耦合技术”学科交叉创新青年学者论坛和控制与机械学科交叉创新青年学者论坛暨第三届先进制造论坛。两场高水平论坛围绕前沿技术展开深入研讨,汇聚专家学者智慧,有效打破传统学科壁垒,促进多学科深度融合。
“多能域智能耦合技术”
学科交叉创新青年学者论坛
7月8日,由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和建筑学院联合承办的第三场学科交叉创新青年学者论坛盛大开幕,本次论坛以“多能域智能耦合技术”主题。校长王中良、副校长阎兵出席论坛。

论坛汇聚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和杰出校友。特邀嘉宾包括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教授、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FREng)、欧洲科学院院士(MAE)、比利时欧洲科学院院士FEurASc)、英国能源学会会士(FEI)、英国注册建筑设备工程师协会会士(FCIBSE)、世界可持续能源技术协会会士(FWSSET)赵旭东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科协委员,美国供热制冷空调工程师学会会士、国际室内空气品质学会会士、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会长、国际能源署建筑与社区节能委员会副主席和中国代表杨旭东教授,以及天津海河新能源集团、天津龙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我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2010届校友司小军。校工会、科技处、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建筑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主要负责人及师生代表共同参会。论坛由副校长阎兵、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院长杨斌、建筑学院副院长曾穗平、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副院长高天宝共同主持。

王中良表示,学科交叉融合是科技创新的时代潮流,唯有打破学科壁垒、协同共进,方能孕育突破性成果。青年学者是学科交叉创新的生力军,学校始终将青年人才的培养与引进作为战略重点,呼吁大家跳出“舒适区”,在交流中碰撞思想,在合作中互补优势,共同探索多能域耦合技术的“无人区”。王中良强调,服务国家需求是跨学科研究的根本使命,希望以本次论坛为起点,进一步整合资源,围绕国家急需领域凝练科学问题,打造跨学科研究高地。
论坛期间,专家学者带来了
精彩纷呈的主旨报告

赵旭东院士作题为《Initiatives in Energy Efficiency and Renewable Energy Researches》的报告,系统介绍了赫尔大学可持续能源技术中心在可再生能源技术、能效技术及可持续供热制冷技术领域的最新成果,重点阐述了热泵、热管、露点冷却、太阳能光伏耦合发电等关键技术,特别是负碳能源系统的探索实践,为建筑节能与清洁能源融合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杨旭东教授作题为《AI协助的建筑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报告,梳理了建筑能源系统的发展演变,展望了AI在该领域的应用前景与变革性技术,并以零碳乡村及零碳工业园区为例,展示了AI与分布式能源的综合应用,总结了分布式建筑能源系统的主要特征及未来前景。

杨旭东教授还以《Building and Environment》期刊主编身份,为杨斌教授团队颁发了2024年度最佳论文奖。2024年《Building and Environment》投稿论文近8300篇,初选入围候选论文41篇,最终表彰5篇最佳论文。我校杨斌教授团队与清华大学团队、比利时根特大学团队、韩国延世大学团队、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团队共同获得该项殊荣。

司小军校友作题为《产教融合赋能低碳建筑:天津龙海科技的创新实践与产业化之路》的报告,分享了公司作为产教融合先锋,在建筑节能创新方面的实践,重点介绍了自主研发的蓄热式电热储能系统、智慧运维管理系统及其成功运营经验,展现了勇于跨界探索、推动学科知识转化为实践创新的风采。
来自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建筑学院的13位青年学者围绕论坛主题,分别报告了他们在建筑环境、能源动力、健康建筑及建筑安全等领域的创新成果与探索思考,生动展现了青年一代的科研活力。


论坛期间,赵旭东院士与杨旭东教授还专程前往能源学院实验中心考察指导,实地察看了热舒适与睡眠实验台、燃气安全实验台、地铁隧道通风防火排烟缩尺实验台、空调净化实验台、海水源冰浆热泵实验台、天空辐射制冷实验台以及安全人因实验台等设施,并给予了现场指导。
控制与机械学科交叉创新青年学者论坛暨第三届先进制造论坛

7月9日,由控制与机械工程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联合承办,智能机电装备研究院协办的控制与机械学科交叉创新青年学者论坛暨第三届先进制造论坛成功举办。此次论坛以“联动,重塑”为主题。阎兵出席,校工会、科技处、控制学院、国教学院相关负责人和各学院师生代表参加。论坛由控制学院副院长刘思南主持。



阎兵在论坛上致辞,他表示天津城建大学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作为核心任务,本次论坛是推动学科交叉、激发创新的重要举措,为展示学科交叉成果、促进青年学者成长及成果转化提供平台。论坛将推动智能感知与高端装备联动、人工智能为制造链条赋能,通过专家和青年学者报告促进学科融合,助力构建智能制造新生态。

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教授、学校首个国家级外专引智项目专家金岩做题为“飞机机翼装配的数字间隙测量及不确定度分析”的报告,提出一种现代航空工业新型间隙体积预测技术,利用计量设备与软件,开展误差分析并开发新型校准方法。

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孙丹教授的报告主题为“探索复合材料在医疗与航空技术中的潜力”,展现了先进复合材料在医疗健康、航空航天装备等领域的突破性应用,以自身科研成果和经历诠释学科交叉重塑科研生态的创新路径。

控制学院多位青年教师围绕“高端装备”和“智能控制”分别做报告,展示了他们在智能制造跃迁路径的探索与实践。
本届“学科交叉创新青年学者论坛”将贯穿全年,旨在为青年学者搭建交流思想、碰撞智慧的平台。学校高度重视青年科技人才培养,通过支持青年教师学历提升与国内外访学、加强科研团队建设、选派青年教师海外交流等举措,构建青年人才全链条培养体系。追求汇入强国建设的时代洪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