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5-6日,天津城建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院长、城市人因工程联合实验室主任杨斌教授应邀参加由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主办,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承办的2025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学术会议。本次会议以“AI赋能人因工程”为主题,探讨人类工效学在人工智能时代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分享人因与工效各领域的最新研究和实践成果,加强工效学领域专家学者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人因与工效各研究领域的创新发展。

杨斌教授在本次会议中作题为“脑电眼动技术在建筑环境领域的应用”的邀请报告,报告详细介绍了我校城市人因工程联合实验室的建设情况以及脑电(EEG)与眼动追踪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建筑环境研究中的前沿应用。通过室内物理环境、建筑室内布局、室外热环境及室外工作环境四大维度,展示了交叉学科的创新研究成果。面向未来,杨斌教授展望了三大方向:开发轻量化无线设备推动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真实场景;融合脑电、眼动与其他生理信号(如心电),构建多模态预测模型;利用AI算法提升系统的实时响应与预测能力,实现自动预警与环境调节。

随后,杨斌教授应沈阳建筑大学校长助理吕石磊教授邀请前往沈阳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交流,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师生70余人参与交流,本次交流由刘馨教授主持。交流现场师生围绕技术实施的挑战、数据分析方法、伦理考量及具体应用场景等踊跃提问,杨斌教授逐一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答,其严谨的治学态度与前瞻的学术视野赢得了在场听众的热烈掌声。会后,杨斌教授就本科生教育教学、研究生培养工作以及青年人才培养等方向展开了深入而广泛的交流。


在智能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双轮驱动下,土木工程及其分支专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随着交叉技术的不断赋能,建筑环境研究正从传统的经验驱动迈向科学实证的新阶段。这一转变不仅为创造更健康、高效、人性化的生活空间提供了无限可能,也为建筑学科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次会议有效提升了我校在建筑人因技术方面的国际影响力,同时也进一步深化了我校与沈阳建筑大学在相关领域的合作,拓展了双方的交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