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校办)
 网站首页 | 学校概况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信息公开 | 服务指南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正文
【媒体聚焦】天津城建大学思政经验被学习强国全国平台的教育-思政与德育采用
2020-01-21 10:37  

2020年1月15日我校思政经验被学习强国全国平台的教育-思政与德育采用。

原文如下

“天津这片土地蕴藏着深厚的革命历史,我们要传承上一辈人的红色基因。当我听说这个展览出自我校师生之手,更感到了一份骄傲和责任,激励我更加努力学习。”一节在“革命丰碑——天津市革命遗址展”中的思政课,让天津城建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019级(2)班学生刘祉繁感触颇深。

“天津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我校积极发挥学校城市建设和城市文化两大学科群特色,精选天津市100处有代表性的革命遗址,深入开展实地调查、测绘扫描、保护利用等工作,努力建设美丽天津,以鲜活的建筑讲述革命历史,追溯红色记忆,传承红色文化。此次展览是学校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实践平台,也是坚持立德树人、推进‘课程思政’的创新举措。”天津城建大学党委副书记王罡介绍说。

2019年9月,“革命丰碑——天津市革命遗址展”在天津城建大学开展,一个暑假的筹备、布展工作,一个学期的思政课现场教学,让师生一次次走进历史,触摸着一座座革命的丰碑,实现了该展览思政价值的最大化。

测绘革命遗迹 触摸红色脉搏

2019年暑期,建筑学院师生在普查天津市356处革命遗址的基础上,重点对142处现存革命遗址进行深度调研,并对20处重要革命文物进行了扫描测绘。建筑学院68名研究生和本科生承担了前期调研、扫描测绘、展板制作、模型制作、讲解等核心工作,33名党员教师参与其中。

2019年7月底,在炎炎酷暑中,学生们在指导教师兰巍的带领下陆续对市内6区以及滨海新区共65处现存革命遗址的文史资料、建筑资料和保存现状展开调研普查。8月2日,在首个测绘现场——天津市中共北方局旧址纪念馆启动了重要现存革命遗址的点云扫描和立面测绘工作。

据建筑学院建筑系副主任兼党支部书记李小娟介绍,普查和复查的300余处革命遗址,遍及天津市16个区,量大面广。尤其是蓟州区的一百多处遗址,大多数分散于山区之中,现场勘查和准确定位尤为艰难。

此次勘查复查,师生们新发现天津市革命遗址21处。其中最让师生难忘的是找到刘亚楼驻地的过程。平津战役期间,东北野战军参谋长兼天津战役总指挥刘亚楼驻扎在上仓镇,但其驻地一直未被确定。师生们经过现场调查、走访当地村民和工作人员,最后确定其驻地即是距离孟家楼1500米的郑家套郑宗顺家。这个遗址的发现,为平津战役的相关史实增添了实证,具有较为重要的历史价值。

建筑学院研究生项金鑫说:“我们不仅是对红色建筑的现状进行测绘,还探寻建筑设计初期的形式、历次重大整修的改动等,为建筑形态的逐渐演变明确完整的信息链。这是一堂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天津红色历史课程!”

指导教师兰巍说:“测绘革命遗址,不仅是专业水平的提升,更是一种现场的思政教育。学生们了解到革命遗址背后发生的革命故事,更坚定了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聆听红色故事 树立理想信念

本次展览将100处革命遗址集中整合在一个空间,为思政课提供了难得的教育资源,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建筑学院对接,将本学期开设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的现场教学放在这里。学生们将上课的感受写在留言簿上,一学期下来已经写了满满一大本。

这一系列的课程教学方案是建筑学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经过深入沟通共同制定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教师针对展览内容进行了集体备课,将相关联的课程内容重新整合、梳理,编排出集体教案,再根据各班不同情况进行进一步完善,做好详细的课程安排。本学期,大一、大二两个年级所有学生都上了这堂特别的思政课。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贾恒欣介绍:“我们特别选择了五四运动、大革命时期、抗日战争等关键点与课程内容结合,让学生了解新中国建立的过程中都有天津人民的奉献与牺牲,感受天津精神里蕴含的英雄主义气质和理想主义精神,并把这种精神力量融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实际行动之中。”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广森说:“经过这次现场教学,学生把课堂上获取的‘我理解’的知识转化为‘我相信’的信念,更真切地知道红色政权从何而来、新中国从何而来、今天的幸福生活从何而来,做到了真正的‘全覆盖’。”

Copyright 2014  信息公开网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津静路26号 邮编:300384  联系我们:xxgk@tcu.edu.cn